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法学院学生挺身而出,积极行动,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志愿服务和捐资捐物中。

2016级法学专业彭丽:我是法学院法学专业2016级本科一班学生,家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在疫情来临之际,我毫不犹豫地向武汉红十字会、驻武汉部队、河南“小汤山”医院请愿做志愿者,希望能够到武汉去参加一线防疫工作。在武汉、河南封城封路之际,无法前往,于是在乐山市市中区共青团委、乐山市市中区柏杨街道办高墩子党委做疫情防控、管控志愿者。我的主要工作有对隔离家庭、湖北留乐游客,进行物资供给,每天进行身体状况登记,对隔离期已满家庭和人员就行落户排查;在人多的场所,如万达广场、亚马逊一带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对在外聚集、未带口罩以及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劝回,对相关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等。我虽不能前往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义不容辞,必须参与到防控工作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更必须勇担责任和使命,用实际行动参加战“疫”,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相信,全国人民同心抗“疫”,冬天就一定可逾越,春天一定会到来!

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崔鑫霞:我作为志愿者的主要工作包括落实村民登记、协助全村消毒、宣传禁止走亲访友必要性、关注全国和山东疫情情况并每天上报等。从开始的一遍遍解释怎样登记,到村民自发有序登记,从村民们对进出受限,走亲访友被禁止的不理解,到全面配合做到不出门、不聚会,我真切体会到了我村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一定学习你们的奉献精神,不管在何岗位,不管在何地方,我都会尽我的一份力量,我们坚信在不久的明日,我们会战胜疫情,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17级法学专业赵瑜:从疫情防控开始,我和村内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每天轮流入户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并通过张贴公告、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相关防控政策和相关知识,劝导群众少出门、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防护。劝导村民们在春节期间取消走亲访友和聚餐聚会,减少亲友间的走动。我们村在村口设了防控点,进行轮班值守,我们每天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和检查,减少外来人员的进入,从而切断病毒的传播。我们引导村民们积极做好防护工作,督促村民们外出尽量戴口罩。每周会在村里挨家挨户进行两次至三次消毒,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背着装有消毒液的桶,进入村民家里进行消毒,村民们也积极配合我们工作。我们还对每户人口进行了统计,确定是否有从武汉回来的人员或外来人员,并做好如实记录。至今我村没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的担当,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做出贡献,为村内抗疫工作的进行做贡献。让我们一起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信谣,不传谣,做抗击疫情的坚强后盾。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没有过不去的坎、克服不了的困难。

2018级法学专业陈爽: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村也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我从2月1日起开始参与村里的防疫工作,我们村到目前为止没有患新型肺炎的人。
我们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主要包括每天在办公室看监控,监控村里的大小情况及出入本村的人员,大约一天工作三四个小时,时间基本都在上午,下午在村口值班,因为天气太冷,大约工作一两个小时左右,我们村张贴了6条横幅,每家每户都发了宣传单,挨家挨户统计返乡人员,每天通过村口喇叭宣传防疫知识等等。我只值过几天的班,却有深刻的感想,这个工作需要耐心,细心,圆滑的处事方式,强大的忍耐力,坚定的必胜信念,强大的号召力和一个健康的身体,沧海横流见本色,危急时刻显身手,参加防控工作的人民既有责任感又有使命感,防控一线的同胞更是值得我们敬佩,主动参与防疫志愿工作,是作为团员青年的一份责任,我很庆幸有机会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的寒假生活增添了充实的一笔。

2019级法学专业于泽录:我是潍坊学院法学院法学一班2019级的于泽录,由于疫情,升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假期似乎显得尤为特别。疫情扑面而来,情况错综复杂。有人感染,有人奔忙,有人治愈,有人离世……疫情爆发后,频频听到人们赶往一线积极抗疫的感人事迹,他们中有最美的医生,有坚定的军人,有甘于奉献的志愿者……他们顾不得家人,顾不得自己,那一句“我们不上,谁上”令无数人潸然泪下。
身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当我看到这些奋不顾身冲往前线的人后,便也想为中国,为武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跟随父亲等党员一起在小区门口的劝返点执勤当志愿者,一次又一次的认真登记,一句又一句的仔细询问,即使每个人都冻的无法站定双脚,可大家的心都是暖的,即使我们都明白这一件小事并无法改变什么,但我们始终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身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我,在听到每一位邻居道出的“辛苦了”后,便更加坚定了想为我们的岁月静好而做出奉献的决心。我坚信:一点点微光就是我们坚持的勇气,直到可以走出门去抱紧想见的人,直到我们重逢在樱花灿烂时。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19级行政管理专业王锦成:我于二月九号从老家回到成都市高新区,到家后便联系当地的仁和社区报名防疫志愿者工作,我知道防疫工作刻不容缓,在九号当晚报名成功后十号一早我就投入到仁和社区防疫工作中。
在我们社区良好的防疫工作下,社区并未出现确诊病例,但由于外来人口较多,所以居家隔离和观察的人数较多,因此我们社区部分街道线路实施街道管制,进行一户一卡制,分单双号出行,非本区域的居民若无特殊情况不得入内。我的工作主要是在仁和社区学苑路街道的卡点路口上对过往居民进行身份验证,酒精消毒以及体温检测,并宣传防疫措施,每天来往的人还是比较多,多数居民都是去工作、买菜或者办事,我们在居民进入街道时会分发防疫宣传手册并进行宣传讲解,当街道口交通堵塞时,我也会引导来往车辆有序进行检查。参加此次防疫工作也给我留下了很多比较印象深刻的事,作为一名志愿者,居民的鼓励以及认可和感谢会让我们觉得值得和满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昨天有领导来检查我们社区的防疫工作,我们社区主任对我们志愿者说了一句话,“我们防疫工作认卡不认人”,让我深深感受到打赢这场无销烟的战争的决心,做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共青团员,参加防疫工作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必将打赢这场战争!
截至目前,法学院共有30余名同学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法学学子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