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 | 情暖桑榆扬青春,助老服务展担当

发布时间:2025-02-11

浏览次数:28

2025年1月12日至18日,潍坊学院“情暖桑榆”志愿帮扶队“关爱帮扶”为主题,在山东省潍坊市盛德养老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这支队伍由队长赵亦寒带领,队员李瑶、田云龙、路琨生、舒钰淇共同组成,以“五心服务”为载体,通过健康运动、倾听陪伴、红歌传唱、互动游戏、影像记录等形式,为养老中心的老人送去温暖关怀。活动期间,团队深入调研老年群体需求,结合实地访谈与志愿服务,探索新时代青年参与助老服务的新路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五心服务递温情 多维实践探需求

为精准对接老人需求,情暖桑榆队提前半个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展开筹备工作。队员通过线上方式联系潍坊市民政局养老科,了解潍坊市养老政策文件,分析养老院运营现状;通过与盛德养老中心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老人生活习惯与精神需求。基于调研结果,团队设计出“健康运动”“心灵树洞”“红歌飞扬”“花落情长”“岁月留影”五大主题活动,并准备手指操教学方式、红歌歌单、相机等资料 

健康运动强体魄 指尖跃动显活力

“手指弯一弯,关节更灵活!”1月15日上午,赵亦寒站在养老中心活动室中央,带领30余位老人学习“八段锦手指操”。针对老年人关节僵硬问题,八段锦手指操由传统养生操简化改编,通过手臂、手掌、手指等部位的相互拍打完成,再配合上轻快的音乐,让老人们在座位上即可轻松完成锻炼。81岁的王奶奶起初担心动作复杂,但在队员手把手指导下逐渐掌握要领,笑着说:“这操还挺管用,做完手指头热乎乎的!”活动后,团队将录制的教学视频发送给养老院负责人,方便护工日常带练。

心灵树洞话往昔 倾听抚慰暖孤寂

在养老院活动室中央,田云龙开启了“心灵树洞”倾听计划。他选择以“您年轻时最骄傲的事”为切入点,引导老人敞开心扉。60多岁的退伍军人张爷爷摩挲着军功章,讲述过往的烽火岁月,浑浊的双眼泛起光芒。田云龙用手机播放《英雄赞歌》时,李爷爷挺直佝偻的脊背,跟着旋律哼唱起来。队员全程专注倾听,用点头、握手的肢体语言传递共情,让封存半个世纪的热血青春重焕新生。

红歌飞扬忆峥嵘 代际合唱续薪火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1月17日下午,养老院回荡着激昂的合唱声。路琨生选取《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红歌,并通过观看历史影像、讲述创作背景的方式,带领老人重温激情岁月。刘奶奶一听到记忆中的熟悉歌曲,情绪激昂,对志愿队队员们说:“没有共产党哪来的新中国,孩子们,好好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吧!”更有甚者唱着唱着站了起来,两代人同声高歌的画面令人动容。活动结束后,团队将合唱视频发送给养老院负责人存作“声音纪念品”。

花落情长启心扉 游戏互动润心田

“花落情长”互动环节,舒钰淇组织了融合运动与人生问答的游戏——击鼓传花。随着音乐节奏,老人们传递彩带花,停顿时展示个人才艺或者分享人生感悟。“您对现在的年轻人想说些什么?”面对这个问题,陈爷爷说道:“过去我们的日子太苦了,没条件学习,现在是一个好时代啊,加油干孩子们,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机会。”这些意味深长的对话让年轻队员深受震撼。游戏间隙,团队还参观了老人们手工编织的房间,可谓老有所乐,满屋的手工编制物品为养老院增添盎然生气。

岁月留影刻时光 光影定格寄深情

“咔嚓”的快门声中,李瑶正为老人们拍摄肖像照和活动团体照片。团队在活动结束后将照片冲洗出来送给老人们和养老院负责人共同留念。拍摄团体活动照时,队员们逗得老人们笑不拢嘴。团队同步将电子照片发送给老人家属,让定格的光影成为跨越时空的亲情纽带。

青春实践结硕果 双向滋养促成长

6天的志愿服务中,情暖桑榆队向养老院负责人提出“建立大学生助老服务接力机制”“开发适老化文娱课程”等4项建议。养老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些建议他们会进行讨论是否可行,对于可行的进行尽量采纳实施。这些活动填补了老人部分需求的空白,特别是手指操、击鼓传花游戏和影像记录,效果远超预期。 这番话对队员们是极大的鼓励。

薪火相传续华章,助老之路无止境。此次实践既是爱心的传递,更是潍坊学院法学院青年与老年的双向奔赴。从个体层面看,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实现自我成长,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从社会视角观之,活动创新了高校志愿服务与基层养老需求的对接方式,为缓解老年群体精神孤寂问题提供青年方案。正如队长赵亦寒在最后总结时所言:“我们带去的不仅是短暂温暖,更希望唤起社会对老年世界的持续关注。”未来,情暖桑榆队这个年轻队伍将努力将“关爱帮扶”的星星之火,蔓延成照亮桑榆晚景的温暖之光。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博

诉求通道

Copyright © 201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法学院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