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计划志愿谈|孙启彬:志愿服务之花绽放边疆沃土

发布时间:2025-10-21

浏览次数:10

以赤子之心,续写西部新篇;一段奉献路,一生家国念。2025年,我院的毕业生们紧跟时代号召,又一批青年奔赴“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一线,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初心使命,把青春力量播撒在祖国辽阔大地,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

      孙启彬,男,共青团员,2021级行政管理2班本科毕业生,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共塔城地区委员会政研室

7月21日的济南,正是傍晚时分,我拖着两个沉重的行李箱,与其他新一届志愿者一起,站在了火车站的月台上。身上穿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宣传短袖,上面的标志,像是一把钥匙,即将为我打开通往西北大地的大门。随着列车缓缓启动,熟悉的家乡风景逐渐后退,窗外的植被从茂密的树林变成稀疏的草原,再到无垠的戈壁,而地形则从我熟悉的平原变成了高原、山脉、盆地。我无数次望向窗外,想象着塔城的模样——那片被无数人提及的、充满故事的土地,即将成为我青春新的坐标。

    7月23日的上午,列车抵达乌鲁木齐站,转乘前往塔城的班车时,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新疆别样的辽阔。车窗外的经过草原和荒漠,还会时不时的看到牧民和他的羊儿马儿们。抵达塔城市后,我按要求进入塔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为期五天的岗前培训。在这里,我遇见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和我一样怀揣着一颗志愿服务赤诚之心的同龄人们:有来自新疆阿克苏的女孩、有来自江西九江的男孩、还有和我一样从山东潍坊学院来的校友。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初衷,交流着对未来的期待,原本陌生的彼此,因为“西部计划”这同一个名字,迅速成了并肩同行的朋友。每天培训结束后,我们会沿着学院的小路散步,夏天的塔城,晚上10点还能看见天边的晚霞,粉紫色的云彩映着远处的屋顶,温柔得让人挪不开眼,这种与山东截然不同的时差,成了我对塔城的第一份新鲜记忆。;等到11点过后,夜幕才慢慢降临,此时抬头便是漫天繁星,北斗七星、大熊星座清晰得仿佛伸手就能触碰,星光洒在身上,那一刻,只觉得这片土地的浪漫,足以治愈一切的疲劳。

培训期间的面试与二次分岗,是对我的一次小小考验。从自我陈述到岗位认知,从案例分析到情景模拟,每一轮考核都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西部计划的志愿服务并非“轻松的体验”,而是需要真才实学、踏实肯干的责任担当。当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塔城地委政研室时,我既激动又忐忑,因为我明白,想要做好这份工作,对专业性和严谨性的要求极高,而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上岗第一天,我被分到了单位的办公室,但是看着前辈们熟练的整理文件,填写表格材料,准备会议材料,对接各类工作,我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因为所有的一切我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也跟不上节奏,就觉得自己“特没用”。单位的前辈们很关心我,对我呵护有加,他们一次次的鼓励我,教我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培养我的自信心,让我能够快速的融入这个大家庭,同时帮助我规划职业生涯,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很感动。

从上岗至今,过去了两个多月,现在的我,正在慢慢上手岗位要求的各类工作,从当初的“无力”到现在的努力,我认为也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吧。回望这段启程的旅程,从山东到新疆,跨越的不仅是几千公里的距离,更是从校园到基层的身份转变。我深知,如今的我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未来的服务路上,还有更多挑战等着我去面对。但我会带着母校的栽培与期望——那些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老师给予的鼓励,都是我前行的底气;也会带着同事和前辈们的认可与帮助,在岗位上认真学习、踏实工作,把每一份工作任务都当作成长的机会。我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定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别样的青春华章。

(图文:孙启彬 林子翔 编辑:陈方鑫 审核:柳成明 终审:王秀慧)

官方公众号

官方微博

诉求通道

Copyright © 2015-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法学院

[管理入口]